2016年度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

字号:|
2018-08-03    FW.5VV.CN范文网

一、指导

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机制建设、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和效能。

二、工作目标

以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为工作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全过程;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为工作重点,从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规范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以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三爱”主题教育、法制教育等常态工作为基础,结合素质教育“5+2”工程,建设德育工作品牌。

三、工作要点

(一)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1.开展宣教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必须入校园、入教室,通过橱窗、校园广播、LED显示屏、短信、学校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让师生熟读并能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六个一”教育活动,即一次阐释核心价值观的专题德育课,制作一期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黑板报或手抄报,教唱一首体现爱国主义等核心价值观的歌曲,开展一次宣传核心价值观的演讲比赛,一次贯彻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队)会,召开一次融入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讲堂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等各项工作。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机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切实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德作用。在优秀教案课件评选、学科教学基本功比赛、班主任基本比赛等活动中,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评审指标。把社会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等主题教育紧密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校本课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课程,并结合学校实际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教材。

(二)开展系列主题德育实践活动

1.广泛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启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并把此项活动纳入素质教育“5+2”工程。活动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和“寻访红色足迹”,第一个活动周期为三年。通过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扎实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继续贯彻落实省文明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意见》精神,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各校要制订适合校情的管理制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求和着眼学生素质发展的考核评估体系。构建学校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面教育体系,通过细致的常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通过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积淀校园人文内涵。

3.继续开展科技教育和环境教育。切实做好科普宣传周、科普活动日等专题科普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各类科普类竞赛活动;继续抓好省市科技特色学校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保护环境、建设美好“生态”的意识。

4.深入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做好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的法制宣传教育,将“青少年法制教育月”活动和常规的法制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常态的学校法制教育。积极整合法院、检察院、关工委等校外教育力量,增强法制和安全教育效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和谐校园”、“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不断巩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效果。

5.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全市各中小学校要普遍建立心理教育辅导站,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加强对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

(三)完善中小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1.大力实施课程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课程,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在各学段循序渐进开展行为规范、公民道德、传统美德、理想信念、民主法制、科技创新等教育。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战场作用,挖掘学科课程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学科教学德育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育人机制。定期开展课程育德交流研讨活动,组织教学观摩,评选优秀课例,开展课题研究,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2.完善德育网络建设。各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家庭、社会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逐步建立健全以学校为中心、以家庭教育为基点、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在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健全工作和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成长和良好教育环境营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各校在规范校级家长委员会建设的基础上,组建年级和班级的家长委员会,更广范围的组织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加强与科技、公安、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和组织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五老”同志、志愿者和社区的作用,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学生社区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能力,统一部署,分工合作,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力求品位”的总体思路,以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目的,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和健康清新的学校文明风尚,逐步建设一批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合格校、示范校,从而推动全市各学校自觉走文化立校、文化治校、文化强校之路。

4.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干部、班主任队伍、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校外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重点是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培训,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积极搭建、打造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各校要认真落实《加强班主任聘任和管理的意见》,建立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加强研训和指导,提高班主任队伍班集体建设和学生管理能力以及服务育人的实践能力,落实和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举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召开班主任工作研讨交流活动,举办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汇编优秀班主任工作案例,培养一批会教书、能育人的骨干教师。

5.提高德育科研水平。按照课题引领,典型带动的工作思路,启动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系列课题实验研究。要加大德育体系建设及实施的研究,探索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德育课题研究计划,按照全员参与、分项推进的原则实施研究,定期组织课题阶段性成果调度和交流研讨。对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将予以表彰奖励,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