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失业转化成未来成功
福德姆大学副教授桑德·弗劳姆在他的新书中说:“在如今这个颇具挑战性的时代,你必须积极向前看。”弗劳姆曾担任一家全球性广告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他指出了几个有助于专业人士在失业后重整旗鼓、再获未来生活保障的方法。
以下就是弗劳姆提出的如何将失业转化成未来成功的几个步骤:
1、避免自我伤害。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失业后信心受损是正常的。无论是因企业结构重组而与其他人一同失业,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被炒鱿鱼,职业身份的丧失足以让任何一名员工遭受重大打击。
弗劳姆写道:“相信世界末日已经到来,这仅仅是自怨自艾的表现。清醒的头脑不会相信这些东西——至少不会相信很长时间。清醒的头脑会在工作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正是你必须做到的,如果你想要驱散,而不是继续沉迷于糟糕情绪的话。”
2、提升你的品牌。不管经济有多艰难,你总能找到在竞争中独树一帜的方式,并且开始人生的下一个篇章。在遭遇失业挫折后,推销自己的最好方式是开发一个独特的个人品牌。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弗劳姆建议,应当发现你最热爱的事情,认识到你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非常在行,并且突出强调这一优势。
弗劳姆写道:“一旦摆脱了意志消沉的状态,急切的想要回到就业市场,许多人就会立刻想到,‘最好现在就开始写简历吧。’但如果你为了树立自己与众不同的品牌而在内心里进行了长久的思考,你将在撰写简历时事半功倍。”
3、接触招聘人员。尽管许多人认为招聘人员总是冷冰冰的,但与他们进行接触对求职者来说是一个明智的举措。招聘人员不会回应任何一个敲门者,因此,你需要让自己具备优势,表现出自己已经建立起的品牌形象。
弗劳姆写道:“你与招聘人员的关系越好,你在求职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一名招聘人员足够认可你(的品牌),并且尝试着推销你,那么这名招聘人员帮你找到合适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份薪资高福利好的工作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如果那份工作恰好又是自己喜欢的行业,那就更加完美了。可事实上拥有这种公平工作的人几乎没有,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都希望可以找到更好更满意的工作,那么好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呢?
人们在从事职业过程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感慨,人们都在为自己心目中的好工作而寻觅。那么什么是好工作呢?我们把好工作的标准可以概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己喜欢的行业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行业品种已是日益逐增。有的新增了,有的萎缩了。无论市场的变化多么快速,但人们对行业的喜爱却不是说改就改了的。通常人们对行业的喜好程度,来自于自我心智的物积程度。
但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人们对行业的喜欢与该人对行业的投入力度有关。比如,一个人进入了一项不太喜欢的或是陌生的行业,但这人非常投入、认真的做每一件事情。结果突然发现,原来这行业还不错的。这一认识思维上的转换,就是心智的斥物积结果。
二、自己能胜任的岗位
据劳动和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岗位已近4000个,但每个岗位均有相应的职业要求或技能要求。因此,职业过程中的岗位通常不是人人可胜任的,但这些岗位都必须要有人去做。于是,做一份自己能胜任的岗位工作,比想去做而又不能胜任的岗位工作,就显得快乐无比了。
比如。张某擅长的是财务工作,得心应手,非常轻松。但看到销售人员的业绩提成很高,于是毅然投入到销售队伍中去。但工作了半年不仅吃了许多苦头,业绩奖一点也没有领到。反而是自己为了销售去铺底拉关系,还贴赔了不少。
但这里同样需要明确,有些岗位看似是不能胜任的。但在工作中不断以拼命式的学习,结果也能胜任了。而且做起来,比自己想像的还要好,这便是心智的改变性结果。
三、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知识则是日新月益的递进或升级。成功者说:大学毕业2-3年后不再继续学习,那么面对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人将会成为“文盲”或“白痴”。因此,人们不能满足于当下的知识结构,而应当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或提升空间。
这里需要明确说明,职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区别。
职业环境,是泛指职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周围事物。如场地、时间、人物、工作内容等。而人文环境,则是指职业过程中注重人性的发展和价值体现的环境事态。
重视人文的企业,一定是蓬萌发展的企业,是一个拥有生命力的企业。任何人都不想自己就职的企业,一转眼就破产或倒闭。因此,只有在具有人文环境的企业,才能让从业者拥有得心应手的职业平台,才能让从业者拥有提升增值的机会和阶梯。
四、相对满意的薪酬
薪酬,不仅是从业者的保障,也是从业者价值体现的一种形式。
企业对员工的薪酬给予,通常依据七个参数来衡定:一是行业岗位工资参数;二是企业平衡自己在行业里的定位趋势;三是当地生活保障基数;四是企业支付能力;五是员工为企业产生的价值点;六是企业对员工的期望值;七是企业当时意图。
人人都想拥有高收入,但许多人都不能如愿以偿。因此从业者在了解企业对员工工资的构成参数后,对自己的薪酬标准,就应该是一个妥协现状要求的过程。因为,从业者的工作是否被企业认同?从业者是否是企业的后备力量?从业者给企业带来多少的利润等等?这些都是从业者不知道的,但企业却非常清楚。在从业者没有为企业创造自身工资10倍毛利的条件下,就只能怨自己能力不够,而不能对企业提出任何的薪酬要求。但当从业者为企业创造了10倍工资的纯利润时,此时从业者才有资格向企业要条件,提晋升的可能。因为,这时企业不在意从业者的要求,就将会失去一个赚钱的管道,损失便是企业,而不是从业者了。
小编总结:俗话说,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事情,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在羡慕别人的好工作的时候,是否想过别人背后的辛酸呢?人前的风光又经过了多少倍的努力才得到的?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好的心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付出了总会有回报的。
- 上一篇:面试如何回答失业期
- 下一篇:北京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补贴提高约40元